經濟實力。煙臺市是我國首批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是山東省經濟發展的中心城市之一。
近年來,煙臺市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了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總量列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第7位和山東省第2位。
區位優勢。憑借獨特區位優勢,煙臺對韓、日經濟交往活躍。
煙臺市北與大連隔海相望,是貫穿全國南北的同江至三亞高速公路中連接大連的海上樞紐,連接全國東西的威海至烏魯木齊高速公路也在煙臺交匯,公路、鐵路、航空網絡四通八達。已運營的煙臺至大連火車輪渡將形成環渤海地區的海上“黃金走廊”。
煙臺還毗鄰韓國、日本,已通海運、航運十多條線路,對韓、日貿易分別占全市對外貿易總量的40%以上,發展保稅物流潛力很大。
港口基礎。保稅港區的設立必須有實力雄厚,競爭力較強的港口作為基礎。
煙臺港早在1861年即被辟為開放通商口岸。目前港區共有泊位46個,其中深水泊位23個,倉庫9.5萬平方米,堆場150萬平方米(港區還有2.2平方公里可以利用的面積作為發展用地),鐵路專用線26公里,裝卸機械750余臺,船舶34艘,資產總值32億元人民幣。
由于地處環渤海地區前沿,外貿貨物抵達煙臺港距離近,具有投資省、成本低的比較優勢。現已與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個港口直接通航,平均每周航班262個;國內航運輻射膠東半島乃至環渤海地區,是北方重要的樞紐港口之一。
2007年貨物吞吐量突破億噸大關,集裝箱200多萬標箱,擠進全國十大港口之列。
保稅物流試點。加工區拓展保稅物流試點為煙臺保稅港區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煙臺出口加工區是在原籌建保稅區的基礎上,于2000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為全國首批15個出口加工區試點之一。
近年來一直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
鑒于此,煙臺出口加工區于2006年底經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首批7個拓展保稅物流功能試點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