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國務院印發《中國(山東)、(江蘇)、(廣西)、(河北)、(云南)、(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意味著中國自貿區再度擴容。這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新時代推進對外開放的戰略舉措。
自2013年上海自貿區設立以來,國家已分五批在18個省級區域設立了自貿區。這些自貿區,從南及北、由東向西,地點在變,輻射帶動的區域在變,但不變的是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彰顯中國支持建設開放型經濟的堅定決心。
新設的6個自貿區將通過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多層次差別化探索,激發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更好服務于對外開放總體戰略布局。這其中,山東被賦予了加快推進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發展海洋經濟,深化中日韓區域合作,形成對外開放新高地的戰略定位。
作為山東經濟發展的龍頭,青島注定要擔當更多角色,這與其城市對外開放的資源稟賦和基因一脈相承。在山東自貿區的三大片區中,青島片區涉及方案中的任務占95%。青島將在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投資領域改革、推動貿易轉型升級、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高質量發展海洋經濟等“試驗任務”中,帶動系列重大改革舉措先行先試。
機遇和挑戰前所未有。再一次勇擔使命,站上對外開放新高地,對于青島來說,惟有用更高點的站位、更寬闊的視野,銳意進取,不斷突破。
我們期待著,青島對外開放歷史上新的一躍,將帶領著這座城市走向新的紀元。
52平方公里先試成色
成功搭上自貿區這趟“改革開放高速列車”,猶如撥快了區域發展的時鐘,其給青島城市發展帶來的機遇可想而知。
根據國務院印發的方案,山東自貿區實施范圍共119.98平方公里,涵蓋了濟南、青島、煙臺三個片區。其中,青島片區面積52平方公里,占山東省自貿區實施范圍的43.3%。青島片區全部位于西海岸新區,包括青島前灣保稅港區、西海岸綜合保稅區、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國際經濟合作區(中德生態園)四個功能區。具體用地范圍北到龍門河路,南到嘉陵江路,東到前灣港,西到王臺鎮園區一路。
相較于青島1.1萬多平方公里的總面積,52平方公里的青島片區只是“彈丸之地”。但是,自貿區的影響力從不囿于面積。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當時的各自貿試驗區以不到全國萬分之二的面積吸引了12%的外資,創造了12%的進出口。
據悉,山東自貿區總體方案包括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投資領域改革、推動貿易轉型升級、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推動創新驅動發展、高質量發展海洋經濟、深化中日韓區域經濟合作等7個方面的內容,和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海洋特色產業和探索中日韓三國地方經濟合作等方面的具體舉措,共計112條試點任務。其中,涉及青島片區的試點任務達106條,是山東自貿區三個片區試點政策最集中的片區。
更為難得的是,青島片區內目前現有前灣保稅港區和西海岸綜合保稅區兩大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可享受疊加政策,更好釋放政策紅利。除了享受現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功能政策和國家部委已賦予的汽車平行進口試點、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等單項試點政策外,還可以疊加山東特殊區域總體方案中涉及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重點試驗任務制度創新以及《國務院關于促進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21項試點政策。
“綜合保稅區本來已是集國際物流、國際貿易、采購配送等綜合功能于一體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最高形式,疊加自貿區試驗區政策利好后,其發展前景尤為值得期待。”青島西海岸綜合保稅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顯而易見,青島片區不僅是山東自貿區面積最大、位置最重要的片區,也是試點任務最集中的片區。未來,青島片區將承載撬動青島乃至山東站上開放新高地的期待。
融入自貿新版圖的青島底氣
融入自貿試驗區新版圖,青島優勢何在?
地處京津冀和長三角兩大都市圈之間核心地帶的青島,是黃河流域主要出海通道和亞歐大陸橋東部重要端點,與日韓隔海相望,具有貫通東西、連接南北、面向太平洋的區位戰略優勢。
將范圍聚焦至自貿區青島片區,其優勢更為凸顯。這一片區內擁有前灣大型深水港區,是中國五大外貿口岸之一,與180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多個港口建立貿易往來,是全國重要的鐵礦石、原油、橡膠、棉花等大宗商品中轉基地。片區涵蓋了世界第七大港青島港所有外貿集裝箱泊位,建成運營亞洲首個集裝箱自動化碼頭,作業效率全球領先。
雄厚的產業基礎,也是青島片區發展底氣所在。
經過多年發展,青島片區目前已形成以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港口航運、儀器儀表等為引領的產業體系,是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和海洋新興產業集聚區。其中,上汽通用五菱、海爾中央空調、正大制藥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勢頭良好,奧德隆石油工程、海爾滾筒洗衣機、德國大陸汽車等重點項目已經見效,協同式集成電路制造、中電科高端智能儀器產業園、100億瓦時新能源電池等重點項目正在加快推進。
人才是第一資源。青島片區內集聚了華大基因研究院、海爾工業智能研究院、西門子青島創新中心、被動房技術中心、中德智能制造博士研究院等多家科研機構(平臺),擁有青島科技大學中德校區、智能制造應用技術學校等教育資源,建立了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機?慧?圈”創新聯盟,可謂人才資源豐厚。
青島的主動作為,同樣是其融入自貿試驗區新版圖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外貿立市的青島,對自貿試驗區這一最高水平開放平臺的追求從未間斷。早在2013年,青島出臺《青島市國際貿易中心城市建設綱要(2013—2020年)》,明確提出:推動西海岸海關特殊監管區向自貿區轉型,制定青島片區推進工作總體方案,積極爭取國家先行先試政策試點。此后,幾乎每一年的青島政府工作報告,都將申建自貿區作為奮斗目標。
差異化發展的特色實踐
縱觀全國,每一個自貿區、每一個片區,都有其鮮明特色以及與之對應的差異化定位與使命。加快青島片區的建設,青島要高質量完成“規定動作”,也要出色完成“自選動作”。
近900公里海岸線賦予青島獨特的城市魅力,孕育出豐饒的“藍色糧倉”,培養出領先的海洋科技,海洋產業也已成為拉動青島經濟轉型發展的強力引擎。在青島片區方案中,諸多發展舉措都有海洋密不可分:推進藍色藥庫建設;建設東北亞水產品加工及貿易中心;大力發展海洋裝備產業;開展國際海洋合作;推進航運信息和交易平臺建設;鼓勵金融機構提供涉海金融服務……每一項舉措,都將讓青島的海洋特色更為凸顯。
圍繞國家和山東省賦予的重大任務,青島將充分挖掘在開放引領、創新驅動、海洋資源稟賦等方面的比較優勢,圍繞服務國家戰略,突出青島特色,實施差異化發展,確定重點發展現代海洋、國際貿易、航運物流、現代金融、先進制造等特色產業。
現在,迎來自貿時間的青島,已經錨定航向、確定目標:批復1年內,青島片區爭取新增市場主體1.5萬家;批復3年內,新增市場主體超過3萬家,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試點經驗。經過3至5年改革探索,建成投資貿易便利、金融服務完善、監管安全高效、輻射帶動作用突出的高水平自由貿易園區。
與此同時,青島將結合城市特色,重點發揮優勢經略海洋,高質量發展海洋經濟;服務中日韓自貿區戰略,深化區域經濟合作;圍繞創新驅動發展,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持續優化貿易結構,推動貿易轉型升級;發揮對外開放優勢,深化投資領域改革;持續探索金融創新,擴大金融領域對外開放;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未來,青島片區將發揮國家賦予的“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重要節點城市”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的雙定位功能,重點發展現代海洋、國際貿易、航運物流、現代金融、先進制造等產業,打造國際航運樞紐、東部沿海重要的創新中心、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助力青島打造我國沿海重要中心城市。
青島海關副關長王洪兵表示:“在自貿試驗區建設工作中,青島海關將立足山東、青島高質量發展需求和特點,在‘高’‘海’‘港’‘路’‘融’上做文章,做到‘區內比區外快、好’,促進海洋經濟融合發展,支持建設世界一流港口,圍繞‘一帶一路’建設積極探索、主動實踐、勇于創新,借助外部視角、外部智慧、外部力量拓寬改革視野,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自貿試驗區將給青島國際貿易帶來巨大機遇。山東自貿區運行后,青島國際貿易規模將邁上新臺階、貿易功能得到新提升、貿易結構實現新優化、貿易環境帶來新便利。預計2019年全市對外貿易達到6460億元、增長5%左右。到2022年,全市對外貿易總額在五個計劃單列市中,由第四進位到第三。”青島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在自貿區的重大利好下,青島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有了新動能,打造中國長江以北地區縱深開放新的重要戰略支點有了新支撐,其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