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海關關員在輪胎生產車間調研 徐麗萍/攝
近日,山東玲瓏輪胎股份有限公司進口的509噸混合橡膠抵達煙臺港。在“關保通”通關新模式下,企業憑借光大銀行出具的一張2600萬元的“零成本”匯總征稅保函,無需馬上繳納稅款,得以直接通關放行。
“關保通”是煙臺海關與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管委聯合推出的通關便利化新模式,由片區管委設立擔保風險補償資金,關稅及滯納金的代償風險由銀行單方變成政府、國有擔保公司和銀行三方共同承擔。在此模式下,企業向銀行申請關稅保函時,銀行免抵押、免收保證金和手續費,且該關稅保函適用匯總征稅政策,進口稅費的繳納由“一票一結”變為“一月一結”。
政策出臺以來,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內已有3家企業成功簽訂“關保通”保單,“零成本”取得銀行保函5100萬元,企業預估可節省資金成本和倉儲成本300萬元。
在不斷便利自貿試驗區內企業的同時,煙臺海關還積極探索推動“關保通”模式在自貿試驗區外的復制推廣。山東玲瓏輪胎股份有限公司是區外第一家享受到這項政策的企業。
這家公司位于山東省招遠市,是一家大型輪胎生產企業,各類輪胎年產量超過3200萬條,每年需要從東南亞進口28萬噸橡膠。“以前,我們公司為了享受‘先放后繳’‘匯總征稅’政策,需要向銀行提供足額擔保后,銀行才給我們出具保函,占用了大量流動資金。”企業通關部經理蘭慧表示。
“為了讓更多企業能夠享受到海關創新政策紅利,我們對自貿試驗區外企業開展了綜合信用評價,通過對企業進出口信用、海關資質認證等信息進行全面梳理分析,我們確定了在區外試點推廣‘關保通’模式的企業‘白名單’”。煙臺海關駐招遠辦事處主任劉會強介紹,海關同步加強與地方政府的協調溝通,積極推動縣級市經濟開發區與自貿試驗區開展創新聯動,由經濟開發區提供區外業務的擔保風險補償資金,共同推動自貿試驗區外“關保通”模式于去年11月完成首單業務。
“疫情期間,出口運費高漲,企業資金流緊張,這一政策可謂‘雪中送炭’。”蘭慧說,“關保通”模式下,企業進口貨物到港可以實現“秒放行”,稅款在貨物申報次月的前5個工作日內繳納即可,大大提高通關效率的同時,還有力緩解了資金壓力,盤活了公司的資金流。
據企業統計,開通“關保通”業務兩個月以來,企業已有118批進口貨物享受到了“零成本”通關“秒放行”的便利,預估節省資金成本和倉儲成本200萬元。
下一步,煙臺海關將加快創新模式制度性成果的復制推廣,進一步發揮試點先行和示范引領作用,持續釋放改革紅利,促進跨境貿易更加便利化。(鄭禮娜、刁偉/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