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關員現場監管驗放出口非洲貨物 李彥久/攝
近日,在辦結海關監管通關手續后,一艘滿載2.28萬噸對非出口基建物資的貨輪在山東煙臺港53號泊位拔錨起航。45天后,這船貨物將抵達非洲幾內亞博凱港,用于幾內亞西芒杜鐵路項目建設。與此同時,另一艘滿載20萬噸非洲幾內亞鋁礬土的“勝利希望輪”與之擦肩而過,準備停靠芝罘灣66號泊位卸貨。
去年底,《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發布,中非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不斷向更高層次、更廣領域發展。山東煙臺港是國家“一帶一路”倡議重點建設的15個沿海城市港口之一,與非洲港口合作基礎較好,具備對非物流貿易的獨特優勢。
為助力煙臺港建設“中非雙向物流海上黃金大通道”,煙臺海關緊貼口岸物流發展需要,深入調研港口優勢項目及企業核心需求,積極發揮職能作用,不斷深化改革創新,為中非班輪量身定制監管方案,力促海上通道擴容提速,暢通產業鏈供應鏈。
“盡管受疫情影響,國際運力緊張,但煙臺港充分利用港口地緣優勢和海關便捷通關政策,推動中非班輪業務實現逆勢增長。”山東煙臺港聯合通用碼頭市場營銷中心副主任王偉表示,一季度,煙臺港中非件雜貨班輪累計完成15航次,共發運貨物27.97萬噸,同比增長78.4%,中非班輪已經成為煙臺港“一帶一路”建設方面新的經濟增長點。
煙臺海關駐港口辦事處查驗三科科長李彥久介紹,針對煙臺港鋁礬土進口的傳統優勢項目和日益增長的對非件雜貨出口新業態貿易需求,海關不斷優化通關流程,創新服務舉措,在嚴密監管基礎上,對非洲進口大宗商品實施“提前申報”“預約查驗”“船邊直提”等便利措施,做到進境中非班輪衛生檢疫、重量鑒定、現場查驗全鏈條無縫銜接,實現非洲進口貨物“即到即檢”“即卸即驗”。
不僅如此,煙臺海關還不斷致力于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推出《煙臺海關支持煙臺外向型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推行靈活查驗,持續優化大宗資源性商品檢驗流程,對原油、鐵礦等大宗資源性商品實施“先放后檢”,支持港口對進境鐵礦開展“船船直轉”,不斷擴大“混油”“混煤”“混鐵”業務規模,助力煙臺打造大宗資源性商品集散中心,支持進境銅精礦“散改集”運輸,僅銅精礦“散改集”一項改革,年可為企業減少貨物運輸損失約200萬元。
“在海關支持下,不僅‘中非雙向海上黃金大通道’保持高速攀升,我們還適時開辟了多條航線通道,一季度累計發運件雜貨53.6萬噸,實現了開門紅。”煙臺海港國際船舶代理有限公司貨運部經理鄭海濤說。(李彥久/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