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海關關員對出口種苗進行現場查驗 姜新茹/攝
近日,煙臺市萊陽花樂町種苗有限公司花卉場內,工人們正忙著為心葉牛舌草苗、彩虹蕨苗等出口種苗打包,經海關檢驗檢疫合格后,這些經過仔細篩選的8040株種苗陸續裝車,即將出口韓國。
萊陽花樂町種苗有限公司是煙臺最大的種苗出口企業,出口品種主要有月季、鐵線蓮、繡球、玉簪、礬根等宿根類植物,以及各種觀花性草本植物和多肉植物,年出口量超80萬株。
“我們從2009年就開始從事種苗出口業務,初期主要出口日本。從去年開始,隨著國外對進口種苗的需求量增加,我們也嘗試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并成功拿到了韓國的客戶訂單。”該企業總經理趙彬介紹,由于出口產品多為鮮活花卉種苗,而且大多都是植物幼苗,如果運輸時間過長,就會影響種苗品質和成活率,不僅會對企業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也會讓客戶失去對進口種苗的信心,所以出口種苗對通關時效性要求較高。
為保障種苗出口,煙臺海關設立出口鮮活易腐農食產品“綠色通道”,實行優先查檢、全天候預約通關等便利化措施,對出口種苗第一時間開展現場查檢,第一時間出具檢疫證書,做到即報即檢、無問題即檢即放,積極打造高效、便捷的口岸營商環境,全力扶持轄區特色農產品走穩國際市場。
“現在我們的出口種苗從開始打包裝箱到客戶收貨,空運大致需要3天時間,客戶收貨后種植成活率可以達到100%。”趙彬說。
不同于普通貨物,出口的種苗花卉可能會攜帶有害生物,在起苗、沖洗、保濕、包裝等方面都有一套嚴格的操作規程。
“起苗前要對苗木進行挑選,剔除病苗、破損苗、不符合要求的種苗,起苗后,用高壓水槍沖洗泥土及附著蟲卵,裝箱前要一直放在溫室和其他栽培設施里的混凝土地面或者高出地面50厘米的架子上,裝箱時根部覆蓋無菌的栽培介質,最大限度補充運輸過程中水分的流失。”在種苗種植基地里,煙臺海關植物檢疫業務骨干李雪雁現場對企業進行技術指導。
為幫助企業提升種苗質量,煙臺海關加大對種植場的日常監管,強化病蟲害監測環節管理,指導企業提升自檢自控能力,逐一梳理進口國家對不同品種種苗的檢驗檢疫要求,科學管控出口質量,推動企業規范種植和生產管理。
“在海關幫助下,我們出口的種苗深得國外客戶認可,今年前5個月,已出口種苗18.6萬株,同比增長30%。”趙彬介紹,下半年出口形勢更是喜人,國外客戶不斷追加新訂單,目前接到的訂單數量已超100萬株。(孫小妹、付麗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