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海關關員在企業開展屬地查檢業務 王桂永/攝
近日,在山東食圣釀造食品有限公司倉庫,青島海關所屬萊州海關關員使用查驗單兵系統,對一批15.6噸醬油實施屬地查檢。半小時后,這批貨物完成查檢手續,審核放行,隨即貨物搭乘貨輪出口海外。
這家公司出口產品包括醬油、食醋、料酒、復合調味料、腐乳等五大品類,出口至亞洲、歐洲、美洲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已出口調味品980噸,同比增長6.9%。
“我們公司外貿業務特點是零庫存、訂單生產,周期短、船期緊,任何環節都不敢耽擱,海關屬地查檢系統優化通關流程,為我們節省了寶貴的時間。”食圣公司副總經理邱江波說。
2023年4月10日,根據海關總署統一部署,青島海關上線運行屬地查檢業務管理系統及“云簽發”模式。一年來,青島海關共出具出口貨物電子底賬64.3萬份,通過線上預約現場查檢3.9萬余批次,累計“云簽發”健康證書、衛生證書、熏蒸證書、植物檢疫證書等各類檢驗檢疫證書38.8萬份。
青島海關稽查處處長王濱介紹,該模式極大提升了屬地查檢智能化管理水平,實現了單證信息化、審單自動化、查檢可預約、證書自助打,做到了無布控查驗指令出口貨物電子底賬“秒簽發”,檢驗檢疫證書信息自動抓取、證單模板一鍵生成、智能審證等。“新模式上線后,企業足不出戶就可以實現出口業務‘線上辦’,降低了外貿企業成本。”王濱說。
上線一年來,屬地查檢系統和“云簽發”模式不斷優化、推陳出新,系統與海關多業務系統實現數據互聯互通,實現了《出境危險貨物運輸包裝使用鑒定結果單》的電子化邏輯校驗與核銷,促進監管更高效。
青島海關積極推進智慧海關建設和“智關強國”行動,呼應出口危險品企業訴求,結合“出口申報前監管”應用場景項目建設,首創“批次檢驗”出口申報前監管模式,率先在屬地查檢系統創立電子底賬分單功能,改變了企業出口申報校驗電子底賬的固有模式,使企業可以根據生產計劃更加靈活便利申報通關,有效提升通關效率。
“我們將同一生廠商、同一工藝,并且成分、組分、危險特性一致的出口危險品劃為一個檢驗批,企業一次申報,海關一次現場檢驗,一定周期內企業多次申請電子底賬分單驗證出口,有效減少約80%的現場檢驗頻次。”王濱介紹。
煙臺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青島海關“批次檢驗”模式首個試點企業。“新模式切實解決了我們壓庫存、周轉慢的問題,幫助我們縮短整體訂艙周期20%,預計每年節省倉儲、壓車待時等成本約2700萬元,增加收益近2000萬元,減少流動資金占用逾1.5億元。”該公司市場部副總經理劉明松表示。
目前青島海關已擴展了兩批共10家“批次檢驗”模式試點企業,通過“批次檢驗”模式驗證放行貨物7800余批次,出口危險品檢驗作業時效提升90%,提升了通關便利化水平。
屬地查檢業務管理系統及“云簽發”模式實現了屬地查檢業務科技化、智能化、數字化管理,極大提升了企業獲得感。“在此基礎上,我們將持續擴大出口貨物‘批次檢驗’模式范圍,開展遠程視頻屬地查檢試點,不斷提升通關便利化和服務精細化水平。”王濱說。(袁希雷、李珈溦、張成敏/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