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海關關員現場驗核擬裝載出口危險品的包裝容器 劉錚/攝
近日,經青島海關所屬煙臺海關審核申報材料合格后,煙臺聯利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36噸三氯化三乙基二鋁,采取“批次檢驗”監管模式順利通關放行,隨即裝船出口韓國。
煙臺聯利化工有限公司是國內烷基金屬產品行業主要生產企業,產品主要用于乙丙橡膠和異戊橡膠的合成以及醫藥、農藥中間體的生產,國內市場占有率近50%,并遠銷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
“傳統的檢驗監管模式下,我們出口危險品需要海關全部實施現場檢驗,企業對于一些客戶臨時的急單不敢接,危險品儲存現場還存在安全風險。”公司總經理王叢軍說。
2023年9月,青島海關立足轄區監管實際,經過多方調研,按照智慧海關建設和“智關強國”行動部署,綜合考慮企業安全管理水平、自身質量控制情況、產品特性等,探索開展出口申報前監管“批次檢驗”新模式。當年12月,煙臺聯利化工有限公司成為改革試點企業之一。
新模式下,對于同一“批次檢驗”的出口危險品,海關在企業首次申報出口時實施現場檢驗,并按指令要求實施取樣送檢,經檢驗合格后,在“批次檢驗”周期內,海關對企業后續申報的同一批次產品采取審核單證的方式實施驗證,不再實施現場檢驗。
“通過改革,出口危險品由‘報檢批’逐批現場檢驗調整為‘批次檢驗’監管,大幅提高監管效率,實現‘智能監管、精準監管、高效監管、順勢監管’。”青島海關稽查處處長王濱介紹,企業只需在出口申報前實施一次現場檢驗,便可多次申報出口,在風險可控、嚴密監管的基礎上,屬地查檢作業時效顯著提升,促進了源頭管控與通關便利的雙提升。
“試點改革后,我們可以隨時接受訂單并生產,隨時申報出口,提升貨物流轉速度,降低倉儲成本,使產品從生產到交付給客戶的時間周期縮短約30%。”王叢軍表示,今年以來,在新模式下,公司節約各項倉儲物流成本上百萬元。
同是改革試點企業的煙臺市金河保險粉廠外貿部部長張桂紅表示,當下國外市場需求旺盛,采用新模式有助于縮短訂單交貨時間,同時提升倉庫周轉效率,減少流動資金占用約300萬元。
青島海關稽查處屬地查檢科科長倪鵬介紹,該關以堅守安全底線、突出精準監管為理念,堅持問題導向、融入風險管理,持續穩妥推進試點工作。今年7月份起,海關總署在全國海關范圍內開展出口危險品“批次檢驗”改革試點。
“從試點改革截至今年10月底,青島海關轄區共有超2萬批危險品采用‘批次檢驗’模式監管放行,涉及危險品貨值近60億元。”倪鵬介紹,相關出口企業倉儲、物流、船期訂艙等更加靈活便利,初步估算可為試點企業節約倉儲、物流等費用1千余萬元。
下一步,青島海關將繼續穩妥推進出口申報前監管“批次檢驗”模式改革工作,進一步擴大惠企利企覆蓋面,充分釋放智慧海關建設紅利,提升海關查檢作業效能,以高水平安全護航高質量發展。(王玉軍、王奕夫/文)
|